“洋”洋葱劣种专生“扁头”三门县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本报记者 蔡亮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 摄
本报讯 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的却是失望。台州市三门县浬浦镇的一些农民没有想到,曾给他们带来致富希望的进口洋葱种子,到头来却是一批坑了他们的劣质种子。6月17日,记者来到浬浦镇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三门县方叶蔬果保鲜有限公司是浬浦当地一些村民自己成立的一家农产品企业。公司经理方学忠告诉记者,去年6月,他们看到介绍说一种叫“景玉一号”的日本洋葱有不错的种植价值,且1亩地能收获洋葱1万斤左右,于是就与推广这个品种的山东潍坊裕田食品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在该公司确认适合本地种植后,花8万多元钱买了167桶种子,并签订了一份裕田公司收购符合规格的洋葱出口日本的协议。随后,方叶公司将收购来的种子出售给当地10位农民种植,种植面积达180亩。 让人没想到的是,到今年5月洋葱收获时,种植户却发现种出的洋葱不像介绍的那样“个头大”、“葱体为圆形”,不仅个头差异很大,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扁形的,根本不符合出口要求。果不其然,裕田公司以不符合出口规格为由拒绝收购这批洋葱,农民大堆大堆的洋葱烂在了田边。“初步计算,1亩的损失至少在1500元至1800元。”方学忠说。 现状让种植户们对“景玉一号”种子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便委托浙江省种子总站对这批种子进行鉴定。5月19日,种子总站得出结论,这批种子纯度极低,为劣质种子。 鉴定结果出来后,方叶公司立即要求裕田公司赔偿,但对方只肯支付16万元的赔偿金,而且还要扣除种子款。无奈之下,今年6月初,方叶公司和“景玉一号”的种植户向三门县工商局进行了投诉。 三门县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李昱告诉记者,我国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进口种子必须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检测,然后改用中文标识,而裕田公司提供的“景玉一号”种子包装罐上却仍然使用日文标识,很值得怀疑。他表示,这一事件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工商部门高度重视,并已展开调查。目前,工商部门已与裕田公司取得了联系,首先将就赔偿问题组织调解。 |